首页>新闻公告 官方微信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2015-12-15
15

“上海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召开

导语

12月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的“智慧教室”召开了“上海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对上海共享课程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教师发展、教学环境保障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和交流。来自上海的20多所高校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上海共享课程引媒体点赞

(东方网)

知名媒体转发

(新华网)

(腾讯网)

(网易新闻)

研讨会精彩回顾

(会议现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智慧教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部长程传苗致欢迎辞)

((上)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下)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会议上做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部长程传苗致欢迎辞。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同济大学李占才教授在会议上,分别介绍了《创新工程实践》和《公共关系》两门优质共享课程,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质量评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法等都进行了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灵犀会上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灵犀认为,慕课课程的实施和运行,离不开技术的保障,学校将采取进一步实际行动,把学校的优质课程,多校区、跨校地合作和分享。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黄俊会上发言)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黄俊在会议上发言时阐述了对开展在线课程的理解,既能够打破围墙,畅通优质课程共享渠道,也能够加强交流,揭开公安院校“神秘面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信息办主任沙琨会上发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信息办主任沙琨介绍了会场“智慧教室”由学校委托智慧树网建设,实现了远程互动教学,并且以此为基础建成了高质量的“i+学习空间”的课程中心,实现在线自主学习,推动了教学改革。

听听参会嘉宾怎么说

陈灵犀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无论是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还是上海共享课程联盟,都非常好,现在高校里面的优质课程共享是一个趋势,尤其现在学生对优质课程需求非常大,要求高,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面,这两个平台给高校课程的供给和学生的选课提供了很多机会。华师大一方面加强名师和高质量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给更多的学校;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选课修读。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未来的方向,主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慕课课程的实施运行,肯定是离不开技术的保障,现在教育技术或者先进形态的教室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华师大在将来会建设更多远程直播互动的教室,把学校的优质课程多校区、跨校地合作和分享出去。

黄俊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远程教育中心主任

今天这种研讨的形式非常好,为上海各大高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通过这种研讨不仅能够分享各个院校共享课程具体的做法、经验、特色的形式,让我们相互之间能加强学习和交流;其次是,我非常赞同刚才会上有一些专家的说法,比如说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每个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都会有自己的安排,要走中国式慕课的发展其实对老师来说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如何让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他具体开发慕课、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需要有专人的培训,需要有专业团队的辅助,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让老师单打独斗,去将自己原来传统的课程开发慕课,我想中国式慕课的道路就不一定能走下去,所以说用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力量去帮助老师提升能力,改变观念,逐渐来探索各个高校符合中国式教育特点的慕课发展的道路,才是可行的。

沙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信息办主任

信息技术在我看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对教育来讲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合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全国高校现在都在做,我也觉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在下一步,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我想有这样的几点需要我们注意:一、信息技术和教育要融合的话,要从需求出发,来看技术能在教育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万能的,但需要给它一个应用的空间,让应用贯彻到技术当中去;二、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去做这些事情,让他们学会在信息化的手段下更有效的学习;三、同时也要让管理者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学校,来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