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在郑州大学召开了“河南省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对河南省共享课程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教师发展、教学环境保障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和交流。
来自全省的23所高校近百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郑州大学副校长宋毛平致欢迎辞,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主任吴艳利主持。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方新贵教授做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发展回顾与瞻望”的报告。
(河南青年报)
(中国商务新闻网)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在郑州大学接受本科教育评估之后,又一次强力推动郑州大学本科教学提升质量,尤其在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融合方面。
课程建设方面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应当加快速度,这不仅仅是课程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教学方法,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到课程的建设、与信息化结合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未来几年希望与各高校共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郑州大学将在明年规划建设40到50门共享课程,希望河南省高校能在中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互补,体现中原文化教育的特色。”
12月29日上午,“陕西省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省的18所高校近2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致欢迎辞。
会议上对陕西省共享课程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教师发展、教学环境保障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的同时,还介绍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几门“特色大课程”,不仅是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更是教育服务理念的引领。其中,国防大学孙景伟将军、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分别介绍了《军事理论》和《创新工程实践》这两门共享课程。
(罗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MOOC冲击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冲击着教师观念、方法、模式的转变,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在课程共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名师资源,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陈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
在教学管理创新上,陈玉林处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介绍了信息化时代下,以成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目标的学校采取的10个具体举措。
(江珩 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江珩处长做了《立足校本,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新挑战》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立足校本课程体系卓有成效的建设成果。
“中国式慕课”健康而飞速地发展,2015年12月份,海南、上海、黑龙江、吉林、江西、河南、陕西纷纷举办了“共享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提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精神。相信在2016年,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一流大学的国家责任担当,市场化专业服务的全力保障下,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共享课程,将势必会影响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使更多的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