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本学期共享课程《人文与医学》见面课完美收官,此次见面课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王登峰担任主讲,闻玉梅院士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彭裕文教授再度莅临参与互动,强强联手为万名学子带来了一堂“自我与健康”的万人跨校直播互动课。
自我认识是不断发现自己局限,不断发现自己问题的过程。
在发现自己的差距的时候要认清自己,给自己时间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
不管得了什么病,患者内心对这个病的看法很多是不合实际的,治疗时要照顾病人内心的想法,医生要把病人当做人,他的病和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对不同的病人要如何解释病情,让他配合治疗,这些不仅仅是医药的关系,还包括很多人际沟通的问题。
(东北财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参与跨校互动)
师生互动环节中,天南地北各校学子与主场师生跨校交流,王登峰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大大拓展了同学们的思考维度,闻玉梅院士和彭裕文教授从医学角度给予专业解答,可谓精彩纷呈。
王登峰教授:认清自己的局限而且告诉别人就是好医生,再好的医生不可能包治百病,初出茅庐经验少胆子大,要客观,不要不懂装懂,知道什么说什么,这就是好医生。
闻玉梅院士:现在的经济社会必然会影响老百姓和从医者对医学的认识,个人认为,经济是一个问题,国家正在考虑让大家平等的接受医疗保障,现在推行分级医疗诊治。就医的人和从医的人不要以金钱来主宰思维,要以与人为善的层面来主宰思维。从政府、制度、医院、医生、患者的层面共同来解决,还是会逐步解决的。
彭裕文教授:医生也学经济学,医院现在有《卫生经济学》,要用最合适的办法来治疗,病人不要一生病就到最好的医院,要找适合的,医患矛盾、医学都能得到好的发展。
(同学们在智慧树网上积极互动)
面对九万学生去上课这种感觉过去从来没有过,虽然是通过镜头,但是我知道很多的同学在不同的地方来听这堂课,这应该是现代技术对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我也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远程教育、智慧树、慕课能够越办越好!
现在提倡创新,要“互联网+”,我觉得慕课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我觉得是非常有利的,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和更好的老师享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因为都是名校的名师来上慕课,慕课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选择自己更适合的时间来看视频,在直播课上面可以直接和名校的院士、将军等对话。
整个互动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都非常的热烈,学到很多东西。慕课减少了赶往教学地点的时间,从效果来说比现场教学更好。慕课的课程可以反复来看,老师也是经过精心的准备,短时间内接受的是更多的精华。
今天有很多的讨论,问题得到很好的解答,并且这种形式可以让其他地方的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可以把更好的教师资源分享给大家。与国外的慕课相比,不需要翻译,语言相通的话,交流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