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希腊精神的余韵响起,科学与艺术就认出了彼此!——吴国盛教授
11月28日,共享课程《艺术与审美》跨校直播互动课继续在北京大学精彩开讲,本次由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吴教授以“艺术与科学”为题,从古希腊时期科学与艺术之源切入,探寻两者的共同本源,深刻又生动地向全国4万多名学子揭示了艺术与科学的深层关联,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维度,其独特的见解和视角令同学们纷纷感慨受益良多。
一个只炫技的艺术家是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技术难题的克服是手段不是目标,目标是审美。
自由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源头。
自由的科学与自由的艺术,它们必然会进入一种“美既是真”的境界,这就是艺术与科学的深层关联。
古典的艺术是庄严和神圣的,并非只是一种可有可无、供生活点缀的娱乐活动;古典的科学也是庄严和神圣的,并非只是一种被运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手段。
(延边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百所高校的学生积极参与跨校互动)
吴国盛教授:科学成为现代发展的原动力是好事,但力量越大越要注意,回溯科学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重塑科学的自我约束,进行社会科学评价的新标准,不是单纯的以力量指标为评价的标准,而是看待科学家在多大程度上呵护人类的自由,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人性的标准。
科技在艺术中的融入,会让现代艺术走向何方?
如今真的存在为了艺术而艺术吗?
科学只是追求纯粹的话,就不能作为职业或者说在这个社会的生存手段,该怎么办?
(直接提问还不够,同学们纷纷在直播频道上刷屏发表看法、点赞)
我觉得很新鲜,我从未经历过这个,互联网超越了时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非常好。我把艺术看做是一个自我解放和自我超越的一个途径,不是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个人的修养,而是科学这个事业本身自我更新的一个途径。
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认识了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因为我是学经济学的,对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这方面接触不是很多,所以之前就一直以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艺术之间是毫无关联的,他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课才发现,其实不只是社会科学,就连自然科学也都会和艺术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老师讲出了现在科学的非常严重的市场化倾向,因为现在大家对于使用更加追求,导致了科学它的功利性成分越来越强了,老师今天告诉了我们科学本身并不是功利的,而是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追求,或者对自身自由的追求,所以我觉得老师这样对科学家追求理性自由、追求自然的这种呼吁对于科学家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